学校的德育工作要遵循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学生心智的教育和德性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深化学生的道德感悟。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让学生循规蹈矩,而是培养学生的“人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其人性,即具有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如有责任心、感恩心、同情心、尊重人等,德育就是弘扬其“人性”,让学生懂得“为何而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它不仅仅要求同学掌握品德规范,更重要的是使同学能用一种更广泛的伦理思维去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出伦理上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上的抉择。
本学期,学校领导审时度势,根据我校的校情与学情,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在上学期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切入点,作为学校开展“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别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重要方面。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的美德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报有感激之心。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同学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关心他人,如果同学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永远不会明白父母的苦心,老师的艰辛,别人的善心。不会感恩或不愿感恩的人,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道德的表现。并且也是薄情寡义的表现,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将难以立足。
根据学校领导本学期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校团委制定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就是对全体同学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要求同学们从身边做起,开展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活动,培育学校的“感恩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同学知恩图报,使同学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忘老师的教导之恩,不忘同学的知遇之恩,不忘别人的帮扶之恩,进而在全校范围内乃至在社会上形成德育功效上的渗透辐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加强自律,培育健康心态,进而塑造健全人格。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在心中生根、开花、结果。并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成为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为了更好地落实《天津市工业学校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保障“感恩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除了《方案》中要求各班级“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形式多样、及时总结外”,还要按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内容、责任到人。以上各项活动各班级得分情况按一定权重计入本学期班级评优总成绩中。整个活动结束后,由学校组织对本次活动中积极参与组织、策划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2006年9月